每年正月是各类传统糕点的销售旺季。造型精致、充满吉祥寓意的糕点既是消费者假期茶余饭后的“必选”美食,又是馈赠亲友,祝愿“高升”的心意之选。但是,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理念不断深化,传统糕点“糖多”“油多”的产品特色,也让不少人发出了“受用不起”的感叹。
近年来,国潮文化盛行,在新消费形势下,传统糕点产业纷纷开启了“减龄模式”。包装设计前卫时尚,电商直播带动销量,节令文化普及到位,糕点设计卡通讨喜,店面装修简约时尚……让不少年轻消费者爱上了“老点心匣子”。
笔者认为,传统糕点产品最能够打动消费者“内核”的应该是口味。纵观众多百年老字号产品,都是在百姓的口中赢得的金字招牌。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成为了代表当地特色的“金字招牌”与非遗技艺。口味,无疑是连接传统糕点与年轻消费者的桥梁。
而传统糕点“减龄”则应先从减糖开始。“过度甜”已经成为制约传统糕点产业“年轻态”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一,不符合现代饮食的健康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的口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物质贫乏时期的“不甜不要钱”到如今的“低糖低油”,生活的改善让消费者的口味变得“清淡”。其二,造成浪费现象。“咬一口甜掉牙”的品尝感受,让消费者对于传统糕点的态度都仅限于“浅尝辄止”的层面。即便糕点迷你化已经成为主流,但是面对“一口甜到哀伤”的传统点心,不少人的态度都是“食之齁甜,弃之可惜”,浪费现象不容小觑。其三,不利于年轻消费群体接受。“过度甜”如果成为传统糕点的“标签”,将会让年轻消费者“望而却步”。外观设计如何精美,终抵不过口味上的“水土不服”。其四,掩盖天然食材本身的味道。糕点的馅料品种丰富,牛奶、蜂蜜、鲜花、干果、蜜饯都具有本身的色香味,一味地用糖,反而失去了食材本身的天然味道,降低了味觉差异化感受,让消费者失去尝新尝鲜的愿望。
如果说“过度甜”代表了传统糕点曾经的“货真价实”与“用料十足”,而“清甜淡雅”“原味天然”则成为当代消费者对于糕点口味的新要求。传承百年的糕点制作技艺在拥抱年轻消费群体的“减龄”探索中,是时候该考虑一下减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