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在线
 

预制菜站上风口 猪企肉企都想吃一口

   日期:2022-01-25     来源:中国商报网    浏览:151    评论:0    
核心提示:风口上的预制菜引猪企、肉企竞折腰。处在猪周期下行时期,养猪巨头新希望、天邦股份、唐人神,以及肉制品加工行业巨头双汇发展、
风口上的预制菜引猪企、肉企“竞折腰”。处在猪周期下行时期,养猪巨头新希望、天邦股份、唐人神,以及肉制品加工行业巨头双汇发展、龙大美食、得利斯、金字火腿等纷纷向预制菜“下手”。
企业纷纷入局
厨房小白也可以做出一桌好菜,预制菜风口就这样来了。工厂程序化配菜、真空包装、加热自食成为预制菜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特点。面对风口,猪企、肉企纷纷抢占预制菜市场新高地。
肉企跑在了猪企前面,双汇发展、龙大美食、得利斯等肉制品加工企业抢先入局。双汇发展表示,目前公司已推出速食菜、自热米饭、丸子、酥肉、蒜香排骨等预制调理产品,相关产品除在线上平台销售外,也在加快线下推广。
龙大肉食更是以更名“龙大美食”表明了其在预制菜市场的野心。龙大美食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预制菜未来是公司的重点业务,养殖和屠宰业务将成为食品业务的重要支撑。得利斯也明确,公司2021年预制菜营收增长较快,预计2022年预制菜营收规模将达到12亿元。
在抢夺预制菜市场方面,猪企或还停留在规划布局阶段。唐人神对外表示,公司在尝试开展预制菜的生产和销售;天邦股份表示,除了开发调味品、预制菜,公司也计划做肝素钠原料提取;新希望方面称,公司正在积极开展预制菜业务。而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猪企还未有明显动作。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猪企、肉企做预制菜有成本优势,但隔行如隔山,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如何落地实施、在业绩上如何变现将成为其进入该赛道的首要难题。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猪企、肉企在上游供应链有稳定的基础、品牌优势,以及强大的客户群体和渠道优势,这些能够令其在预制菜赛道先占得一些优势。另外,在猪肉价格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布局预制菜也能帮助其进行产品升级。但预制菜市场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或难对提升业绩起到明显作用。
一位上市猪企的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目前预制菜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确实贡献不大。肉制品是有明显的销售半径的,比如公司的主阵地在江西,以江西为主要区域向外辐射,在某个地区已经形成了集上游原材料、生产能力、新产品研发、全国化渠道等一体化、规模化的优势。但是预制菜市场还在投入阶段,地区优势发挥不出来,甚至在这些地区的线下渠道,还会遇到因市场认知度低难推广等问题。
抢红利还是蹭热点
正值猪周期下行阶段,目前头部猪企对生猪市场走势并不乐观。
新希望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2022年全行业整体仍处在周期底部,在春节之后猪价预计会先出现一轮明显的下行,在年中达到当年的最低点;温氏股份方面则表示,前期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行业产能有部分去化,但持续时间较短。
此外,产能去化还将持续。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来看,当前存栏量依旧高于正常水平,预计养猪产能去化还将持续,可能会在底部运行一段时间。
那么,猪企、肉企有望在预制菜市场找到“翻盘”的转机吗?艾媒咨询预计,未来我国预制菜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元,未来六到七年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元规模的餐饮市场。
对企业来说,进入预制菜市场容易但达标却很难。“对企业来说,做预制菜是当前大热的趋势。”朱丹蓬坦言,很多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紧跟行业趋势去布局无可厚非。但关键的问题在于,预制菜市场还没有真正进入产销两旺的节点,这个市场对中央厨房、产业链完整度、品质、服务体系的要求都很高,这对企业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
国联水产相关负责人表示,预制菜品行业具有一定门槛,包括品牌规模壁垒、食品质量及安全壁垒、渠道及客户壁垒、研发及创新壁垒等,需要企业紧跟消费需求持续创新,快速研发、迭代新产品、精细高效管理满足客户要求,品牌声誉、快速创新和研发能力、渠道建设等需要企业本身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
此外,产品同质化,难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更是一大难题。一位上市猪企的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新产品推出需要较长的研发时间和成本,但在市场的生存周期却不长,几个月、半年之内就会有同类型的产品推出,抢占市场空间。
谨防“一头热”现象
既国联水产之后,得利斯也因布局预制菜导致股价异常波动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就预制菜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市场地位、所处行业发展、最近两年及一期的收入及毛利率水平、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等因素,说明公司关于2022年度预制菜规划目标的制定依据。
得利斯在对投资者的调研活动中表示,2021年公司预制菜产能约为3万吨,公司在建预制菜产能为15万吨,其中山东本部拥有10万吨产能,并已开始部分试生产。另外,陕西基地5万吨预制菜产能预计2022年7月投产,2022年年底,预制菜产能将达到15万吨,预计于2024年实现满产。
对预制菜市场野心勃勃的企业不只有得利斯。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家上市企业透露在预制菜领域的发展计划和业务进展情况,并在产能、业绩目标上对预制菜业务表达了较高的期待。
与企业对预制菜的热情相比,机构方面则表现得较为理性。安信证券研报显示,近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不少是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平安证券则认为,总体来看,预制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还比较低,主要布局在华东市场,工厂也集中在江浙沪地区,还未形成规模。还有多家机构表示,就地过节催生预制菜需求,热度过后仍需考虑长期发展的问题。
此外,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热情或不像想象中那样高涨。中国商报记者查询多家电商平台发现,销量较高的预制菜产品的评论区大半的留言均是“配菜量小”“肉少、几乎看不见”“味道十分差劲”等。
“消费端对预制菜的热情远不如资本端。”朱丹蓬表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还不够深,这需要产业端的完整、产品品质稳定性、品牌可信度、消费场景创新、菜品口感保障等多方合力推动,仅靠企业一头热是不够的。”
 

糖酒会公众号

 
打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糖酒在线)”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