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零售业增加值超4万亿元人民币,在44个行业中位列第八,吸纳全职就业5761万人,是除农业和批发业之外吸纳就业第三多的行业。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环节,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也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零售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从宏观视角出发,基于宏观经济数据、就业数据、收入数据以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8—2020年度连锁百强调查数据,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分析“十三五”时期零售业对我国GDP、就业以及居民收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十四五”时期我国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王小萱)
零售业稳步增长
“十三五”时期,我国零售业稳步增长,年均名义增速3.4%,2020年零售业增加值超4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4.07%,在44个行业中位列第八。“十三五”时期,零售业广泛吸纳社会就业的基础性作用显著。2018年零售业吸纳全职就业6210万人,在国民经济44行业中是除了农业和批发业之外吸纳就业第三多的行业。2020年受疫情冲击,全行业吸纳全职就业下降至5761万人。2020年零售业拉动劳动者报酬10878.0亿元。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行业人均劳动者报酬由2018年35050元上升至2020年41972元,在44个行业中位居第39位。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零售业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促进消费、实现流通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平台和窗口作用,也将会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过程中,其基础性作用将更为凸显。对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报告》对 “十四五”时期我国消费趋势进行了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国进一步释放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潜力,全面促进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建设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消费成为推动经济中长期平稳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在就业、收入、社保等持续改善的背景下,我国消费升级将持续加快,国内消费市场不断壮大,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促进消费升级的中等收入群体快速成长。
居民消费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和加速升级趋势。消费既是社会生产的起点,也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全面促进消费政策落地见效,居民消费不断向着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发展,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持续改善,呈现由生存型消费为主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态势。一是在“吃”类消费中,大米、馒头等主食消费明显减少,熟食、外食、饮料和甜品等食品支出显著增长,成为食品类消费升级的方向。随着Z世代等新一批消费主体的成长,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正在不断改变。
数字化催生消及零售业态模式变化,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在线支付和数字视频的快速兴起,推动消费打破消费地域局限,消费市场将从一二线城市加速下沉,低线城市的消费潜力将在数字化消费场景和方式下加速释放,带动了新的消费趋势,创造了良好的商机,不断催生出消费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与此同时,不同层级城市的消费分化将加强。一二线城市居民消费更加追求品质化和个性化,居民消费与市场销售的渠道、方式、理念更加多元化;品牌化消费依然是三四线城市居民消费的重点,更低线的城市居民则仍处于大众消费阶段。
《报告》指出,零售业,尤其是实体零售业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经营成本持续攀升。根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67.1%的企业表示经营成本偏高主要是来自人力成本、租金成本和融资成本的挑战。一些零售企业基础配套及商业设施老化陈旧,客流采集、数据分析、营销引流等前沿技术更迭快速,企业转型升级所需进行的硬件改造与技术应用带来新的成本上升。
无论是科技变革、政策调整还是消费者理念转变,都会给零售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促使零售业不断地做出适应性改变。作为商品与服务抵达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零售业尤其是实体零售业面临着内外环境复杂变化的冲击和消费新趋势带来的挑战。
正视问题补齐短板
我国零售业发展受外力影响较大,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零售业对本行业的拉动作用有限。测算显示,零售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和就业的60.1%均由其他行业拉动得到,行业对自身的支撑力较弱,零售业在供应链中的脆弱性将会显现,或将影响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零售业经营成本持续攀升,不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营成本持续上升,是当前零售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当前实体零售依然是零售业的主要内容,也是吸纳零售就业的重要蓄水池。在资本推动下,网络零售的无序发展促使实体零售面临一定程度的萎缩,网络商城、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给以线下场景为主的实体店零售带来颠覆性的冲击。特别是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冲击影响,各地强制关闭门店并发布旅游禁令,以门店经营为主的实体零售业面临的风险挑战短期难以消除,或将面临重大且永久的业务损失。
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零售业是国民经济正常循环的支撑要素,是与消费端紧密相连的经济业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在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加快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亟须加强政策支持,推动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上下游全链条标准化建设,加强零售业人才培养,完善从业人员保障体系等,《报告》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多方施策共同促进
加大对实体零售商数字化基建补贴力度,把准公益性超市纳入惠民乐业保障体系。围绕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发挥国有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作用,参与建立健全微利惠民的公益性超市体系建设,把更多的中小微社区超市纳入惠民便民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微实体零售店稳定物价和保障民生的基本作用。
通过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公益性与市场化结合方式,还可依托大型连锁超市的影响力,通过税收、社保、租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建立社区全覆盖、基地直采直供的公私合作的民生消费配送网点,进一步缩短供应链周期,实现原产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提升以社区零售驱动的安全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增强社区“一对一”和“面对面”的精准服务能力。
加快零售业、上下游、全链条、标准化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技术、产品、质量等标准化系统建设及应用,统一不同零售企业的采购、营销、门店运营、供应链、客户服务等数字化系统的标准,打通线下线上标准化数据壁垒,实现上下游高效、安全的数据共享。通过制定和推广全行业统一的系统接口,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为零售企业、品牌商以及制造商等供应链各参与方带来更多的价值创造,推动从资本价值驱动转向顾客价值驱动转变。面向农产品及生鲜食品,重点围绕提升农产品层次、增加农产品覆盖面、高起点建立健全面向市场消费环节为主的农产品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农产品标准化试点示范,促进标准化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同步。此外,加强与物流服务的衔接,鼓励零售企业加大冷链物流节点建设,扩大冷链物流网络,增强冷链物流节点为多温层仓储管理、流通加工、售后服务、保税、宅配与快递以及运输配送功能,提升零售业的附加值,并进一步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全面提升零售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及收入水平。随着零售数据化、科技化的要求,零售专业人才需求量会逐步增加。为此,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零售行业职业素养和技能标准,可设立零售行业教育培训基金,加强零售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专门用于提高零售业从业人员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建立完整的零售业人才评估体系,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建立完善综合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完善的员工晋升机制,优化企业年龄结构,最大程度留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夯实行业基础。
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零售业是国民经济正常循环的支撑要素,是与消费端紧密相连的经济业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加快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亟须多方施策共同促进。
促进零售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