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获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藜麦加工特性、藜麦淀粉及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藜麦是一种具有全面营养价值的假谷物,脱皮处理显著影响藜麦粉的理化特性,降低了藜麦粉中多酚、黄酮和皂苷含量。藜麦粉的抗氧化性与其生物活性物质高度相关,研究结果为藜麦挂面、糕点及无麸质食品的加工及功能性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淀粉是藜麦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含有大量的短支链,结晶度在21.00%—29.67%之间,易水解消化。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藜麦品种淀粉间的差异性,揭示了藜麦淀粉结构特性、理化特性与消化特性间的关系,为藜麦淀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藜麦淀粉因其粒径小、短支链淀粉链含量多的特殊性质,有利于纳米化改性,可作为活性物质槲皮素的载体,优于玉米淀粉。藜麦淀粉纳米颗粒通过氢键与槲皮素相互作用,更有效地保护和延长了槲皮素生物活性。
研究结果揭示了纳米化改性对藜麦淀粉性质的影响,阐明了藜麦淀粉纳米颗粒与槲皮素间的构效关系,为淀粉基生物活性物质载体的制备及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