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论坛聚焦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粮食安全,以“加强危机防控合作,守护国际粮食安全”为主题,聚焦全球粮食安全,助力提升粮食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论坛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承办,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办。
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
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保障体系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我国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全面提高,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人均占有量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安全警戒线,稻谷、小麦库存量均能满足一年以上消费需求。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经受住了疫情的大考和检验。今年中国夏粮产量达到1.43亿吨,比上年增长0.9%,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张务锋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忧虑。对此,我国将坚决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未来,要大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完善粮食供应链。紧紧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着力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推广节粮减损技术装备,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副产品利用率。要积极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增强粮食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实施粮食应急保障、粮食现代物流、粮机装备提升等重点项目,健全产购储加销协同、产销合作、决策咨询等机制。完善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精准调控,保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加强粮食供应链法律制度保障。积极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修规进程,为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法律支撑。不断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改革完善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粮食执法监管,确保储备粮数量实、质量好、调得快、用得上。
促进世界粮食贸易发展
全球合作、稳定粮食供应链是当务之急
今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有逾1.35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声明,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已对整个粮食系统造成影响,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已危及全球粮食安全,对最贫穷国家的影响尤为严重。声明敦促各国,尤其是主要贸易国,确保粮食市场供应稳定、透明、可靠,促进多样化、安全和有营养食品的生产和供应。
本次论坛着重就全球粮食供应链和国际合作展开讨论,众多专家一致认为,当下,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农产品贸易畅通,共同维护粮食价格稳定和供应稳定。
“在当前疫情之下,我们应更加关注粮食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视频致辞时提出五点建议:“立即采取联合行动,扩大并改进紧急粮食援助和社会保护方案;支持小农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开展生产和营销;突破物流“瓶颈”,保持食品价值链活力;出台贸易和税收政策,助力全球贸易开放;同时还要对宏观经济影响加以管理。”屈冬玉介绍,面对疫情,联合国粮农组织迅速开启“2019冠状病毒病应对和恢复计划”,并确定七大主要领域,其中两个领域与粮食体系相关,一是贸易与食品安全标准,二是粮食体系的全产业链转型。屈冬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政府一直积极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合作,打造强有力的粮食体系。
张务锋提出,供应链稳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多年来,中国致力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积极促进世界粮食贸易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未来,中国将扩大粮食国际交流合作,积极维护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积极发展粮食国际贸易,促进粮食进口来源、渠道和结构的多元化。支持更多有实力的粮食企业“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目前,一些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应及饥饿问题较为严重。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反对保护主义等方面形成合力,更需要国际社会加大合作力度。”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席张晓强认为,解决当前世界粮食短缺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中国也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及农产品贸易畅通,携手维护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向有关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减少关税壁垒、畅通贸易。“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谷物1260万吨,同比增长约34%,进口大豆4500万吨,同比增长约18%,这体现了中国在粮食及农产品方面继续保持较旺盛的需求和对国际贸易的开放态度。”张晓强表示,在国际贸易低迷情况下,中国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对相关国家企业和农民都是件好事。与此同时,中国今年全年的粮食产量有条件保持在6.6亿吨以上,中国的谷物进口主要为了品种调剂,仅占年度世界谷物贸易量的5%,不会对其他国家的粮食进口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中粮集团副总裁栾日成表示,打造高效的粮食供应链,实现全球粮食资源和人口的有效匹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世界粮食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有所增加。为共同构建高质量、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粮食供应体系,确保全球粮食供应链有效运转,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出三点建议:
积极发挥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的协调推动作用。继续加强与国际相关治理机构和平台交流合作,在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战略框架下,增强行动一致性和协调性,共建共享更加全面、更深层次的全球粮食合作新机制,促进全球粮食供应链实现高水平协作。
充分发挥粮食企业的市场主体功能,持续深化农业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国粮食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扩大农业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开展跨国经营,与全球粮食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推动农产品贸易均衡发展。
积极顺应科技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全球粮食供应链高质量发展。随着5G技术、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农业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期,要积极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加快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为全球粮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是世界粮食贸易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镇化推进和食品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对高品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栾日成说,中国仍将是全球最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也将为全球农产品自由贸易注入持久动力。中国的粮食供应需要世界,世界的粮食市场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供应链环节损耗严重
粮食“产后护理”大有可为
研究显示,粮食在端上餐桌之前的损失量惊人。《2019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显示,在零售方面,商品保质期限及消费者对食物颜色、形状、大小、种类丰富和美观的要求,是导致损失的主要原因。在消费层面,购买及烹调的计划性不强、储存不当、受到包装尺寸及分装分量不合理的影响导致购买过多,以及对商品标签上“保质期限”和“最佳食用日期”的区别不够了解等,都会造成食物浪费。全球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内的损失量占到总产量的14%。
张晓强介绍,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多个环节都会造成浪费。其中,在加工环节,由于过度追求精、细、白的消费误区,导致企业过度加工,每年因此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在餐饮环节,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浪费粮食800亿—1000亿斤。
据中粮集团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仅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浪费的粮食总量就达700亿斤以上,接近粮食大省吉林全年的粮食产量。例如,我国农户每年阶段性储存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但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等原因,每年粮食损失比例达8%左右,约在400亿斤以上;粮食运输多采用包粮运输方式,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导致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损失率超过5%;粮食加工方式粗放,加工环节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超过130亿斤。
对此,有专家表示,减少损失和浪费比促进粮食增产更有效率,粮食行业“产后护理”空间巨大。
栾日成倡议,粮农企业应持续提升粮食供应链的科技化发展水平,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升粮食的流通效率,推进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构建更加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粮食流通方式。据介绍,中粮集团日前与ADM、Bunge、Cargill、路易达孚等国际粮食企业合作,探索通过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提高全球粮油贸易的可靠性、高效性和透明度。
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也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资源投入,提高粮食行业的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创新建设、健康优化、衔接顺畅、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产购储销体系,优化粮食流通营商环境,推进现代粮食流通向更高水平迈进。
- 总部地址:四川 成都 天府新区顺圣路178号 法律顾问团:四川信与和律师事务所
- 版权所有:四川省糖业酒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