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在线
 

中国酒业:质的飞跃正在实现

   日期:2020-07-21     来源:中国食品报    浏览:174    评论:0    
核心提示:7月16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特殊时期召开的年会,线上线下上千名会员代表参加,吸引了业内业外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7月16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特殊时期召开的年会,线上线下上千名会员代表参加,吸引了业内业外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会上透露,过去5年,中国酒业在企业数量减少、产销量减少的同时,单位产品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利润水平逐年上升。

  过去5年酒业利润增幅72.6%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超过8350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工业3个百分点;利润1611.7亿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国工业16.1个百分点。

  “多年来,中国酿酒产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如是评价酒业近年来的发展。张崇和表示,白酒产业发展繁荣,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茅台、五粮液已经迈进千亿规模;啤酒产业不断升级,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高附加值啤酒逐渐成为流行消费品,高端啤酒年销售额增速超过30%;葡萄酒产业稳步发展,品质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步增强,产区建设初见成效;黄酒产业发展提速,局限性消费正在打破,营养、风味、舒适度持续改善,正在向高端化、年轻化的高质量方向快速发展;露酒产业百家争鸣;酒精产业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成熟发展,可循环、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作出了表率。

  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王延才表示:“经历2012年后三年的深度调整期,2015—2019年,中国酿酒产业发展取得了非同寻常的发展成就。也正因低谷期的经历,行业由被动接受到心态放稳,由不适应到积极应对,由举措不得力到思变创新的诸多转变,为5年来中国酒业质的飞跃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

  对比2015—2019年酒类产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数据可以发现,5年来,酿酒业呈现出四大变化:

  一是规模以上酒类企业数量逐年减少,相比五年前减少了437家,体现出酒业市场集中度逐年得到提升;

  二是产销量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比五年前减少了1686.3万千升,降幅为25.6%,体现了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需求的变化;

  三是产品销售收入减少184亿元,降幅2.3%,但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却基本显示出逐年增长的现象(仅2016年出现下降),五年累计增幅31.3%,说明酒类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四是利润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累计增长679.5亿元,增幅达72.6%,单位产品利润增幅高达132.0%,表现出酒业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过程,间接体现出的就是消费者“喝少一点儿,喝好一点儿”的消费诉求。

  消费诉求的变化印证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所说:“长期以来,我国酿酒行业紧盯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深耕国内市场,是内需带动发展的典型行业之一。”

  高延敏认为,内需在拉动我国酿酒行业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酿酒行业大量使用农产品作为原料,是典型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能够很好地发挥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成农民就业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的作用,是促进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

  “四个更加”奠定发展基石

  “如果说2012—2014年的深度调整主要是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那么2015年—2019年便是产业主动适应新常态,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大繁荣大发展的5年。”王延才表示,中国酿酒产业5年来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制造体系、管理体系、责任体系、标准体系四方面的新跨越。

  制造体系更加精细。从制造体系方面讲,中国酿酒已经从过去简单生产方式全面转向了技术创新拉动产业升级的一个新通道,生产制造体系产生本质变化。产品结构从单纯追求色、香、味的角度,彻底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设计产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拥抱消费者,同时还转向以风味和健康为导向进行美酒酿造。同时,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在技术装备创新、质量安全保障方面大大提升了水平,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国酿酒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协会采取与院校、企业的更广范围合作研究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创了中国酿酒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科研成果最繁荣的时代。

  管理体系更加全面。五年来,产业经营管理也达到新的高度,管理理念已经从过往单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向管理的全面提升。管理机制、组织体系上,产业通过内部变革,打造了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此外,协会着手打造了国家职业鉴定与行业职业认证的双线培养体系,为产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

  社会责任体系更加有力。五年来,产业效益规模蒸蒸日上,社会贡献与日俱增,社会存在价值产生较大变化,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效应。酿酒产业已经从以往单纯产销链条发展为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紧密相连的产业,较好地满足着人们品质、健康、绿色、安全的消费需求,且呈现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为了引导产业前瞻性和系统化地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公信力,2015年成立了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联合广大酒类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产业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构建了与社会各界的和谐关系。此外,产区的集群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近年来,酿酒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标准引领企业品质升级。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机构运转更加有效,在立项审批、审定、制定周期、版权、发布、实施等方面不断加强,特别是产业团体标准审查委员会的构建,发挥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同效应。

  新的产业生态系统逐步构建

  “2020年的突发疫情,使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后疫情时代,中国酒业要认清市场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努力构建新的产业生态。认清标准体系、社会责任体系、文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人才体系构建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明确产业发展方位。”作为新当选的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如是认为。

  高延敏指出,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酿酒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个特殊时期,酿酒业更需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的潜力,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着力从品种、品质、品牌三方面开展工作。

  增品种,就是要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加强创新,积极丰富和细化酒类产品的种类。同时要加强创新升级产品标准化建设,形成必要的门槛和制度性要求,确保产品符合消费者的认知和期待,充分保证消费者权益。

  提品质,就是要加大投入,加快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酿酒业中的全流程应用,开展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增强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为产品品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创品牌,就是要深入挖掘酒类品牌背后的人文底蕴和文化价值,将企业文化、历史积淀、产品价值等因素融入产品形象和品牌设计中,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消费者美誉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软实力。

  宋书玉透露了新一届理事会期间酿酒产业的预期目标,即在保证全产业产销量稳定的同时,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利润超过2000亿元。

  如何实现目标呢?宋书玉认为,首先要以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系统规划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制定产业技术创新导向,积极引导产业全面开展立足当下和放眼未来的一系列科研课题及项目,推动智能酿造,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要以标准建设引领产业品质升级。要系统构建产业标准化体系,拓展产业标准建设范畴,围绕相关法律要求对产业社会责任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通过文化标准的建立,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像的、可触及的、能切实感受和理解的服务内容。

  第三要实施中国酒业教育计划。要创新中国酒业教育体系,塑造人才培育联动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以竞赛为契机,完善行业高精尖人才选拔体系。通过新职业培训实现跨界融合,带动酒业向成熟先进的服务型市场模式迈进。

  此外,酿酒业要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文化表达,打造既传承传统、又蕴含现代生机的中国酒文化表达体系。践行社会责任,提升产业美誉度。打造名优产区和产业集群,切实发挥出以特色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创造产业发展新机遇。还要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品牌价值,紧紧抓住消费逐步复苏、消费能力逐步提升的契机,以品质消费助力市场升级,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酒类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双驱动。

  中国酒业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宋书玉当选理事长


  7月16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章程规定,2020年是中酒协第五届理事会任期届满之年,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酒业协会新一届理事会。

  考虑到疫情形势,此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选票方式为在京会员代表采用现场会议和现场投票方式,京外地区会员代表采用线上会议和通过邮寄选票方式。经无记名投票选举,宋书玉当选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王琦任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何勇任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

  因年龄原因,王延才同志主动提出不再担任协会理事长,大会选举王延才担任中国酒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据悉,本次换届选举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均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委派,总监票人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建人事部主任杨曙光,监票人为中轻联团委书记庞黎鑫、中轻联办公室会员处处长赵爽。本次选举投票由线上线下两部分组成,对两部分选票进行综合统计后,总监票人杨曙光宣布了选举结果。

  结果公布完毕后,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宋书玉对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方向进行了现场报告,从九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来的设想:一是构建和完善产业协会职能;二是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文化表达;三是以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以标准建设引领产业品质升级;五是实施中国酒业教育计划;六是践行社会责任,提升产业美誉度;七是打造名优产区和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八是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品牌价值;九是国际、国内市场双驱动。

  中酒协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成立

  助推优秀酒类品牌迈向发展新阶段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一个品牌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起来,就可以成为质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消费者就会放心购买和消费。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中国酒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畅谈未来工作思路,指出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全面提升酒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将成为新一届理事会工作的一大亮点。

  “很长时间以来,世界忘记了我们,我们也忽略了自己。”宋书玉表示,在世界酿酒大家庭中,中国的白酒、黄酒和露酒都是世界蒸馏酒、发酵酒和特酿酒的鼻祖,所以在世界酒类品牌的塔尖上理当有中国酒的位置,培育世界顶级酒的品牌是我们的责任。中国酒业协会将持续推进中国酒业民族品牌形象的提升,持续搭建中国酒与世界对话的平台,全面提升酒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强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作用,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强化知识产权的合规使用,拓展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将中国优秀的酒类品牌推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个企业没有原创发明,没有知识创新,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长久立足。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为原创发明“保驾护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酒业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最大激励,更是加强国际合作、健全与国内外权利人沟通渠道、加强海外维权援助服务、健全协调和信息获取机制的根本保障。

  据悉,中国酒业协会已与中华商标协会联合成立了中国酒业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机制,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将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其实,我国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非常重视品牌建设,重视创造、培育品牌,也重视保护品牌。我国酒类产品著名品牌很多,老字号也很多。”对于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积极推进品牌创建,促使企业争创品牌,用品牌来保证质量安全,来提升消费信心;协会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创品牌、保护和传承品牌,积极宣传推广优秀的品牌企业,使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企业要认识到品牌就是财富,品牌就是名片,要在消费升级明显、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发扬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用实际行动创造更多的品牌,为中国酒业注入更多的信心。

  “酒业协会新设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有助于酒业健康发展,也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维权,提高酒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品牌的意识,加强对企业商标权、专业权、商业秘密等方面的保护,真正将中国酒类品牌屹立于世界酒业之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监督局正司级副局长路政闽如是说。

  践行品质第一理念

  引领酒业行稳致远


  产品的口碑源于品质的优劣,品质的优劣决定品牌的成败。后疫情时代,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愈加凸显,唯有坚持以品质为硬核,打造立得住、站得稳、叫得响、有分量的品牌,才能经受住考验。中国酒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品质再次成为与会领导强调的重点。

  当前,中国酒业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长期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中国酒业成绩喜人,但市场仍然存在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在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检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九个品种13481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271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7.99%。其中,白酒合格率为98.21%,啤酒合格率为99.77%,葡萄酒合格率为98.23%。“制售假冒伪劣酒品的违法行为、侵犯酒类企业商标权案件时有发生,部分假冒伪劣酒品仍在市场流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监督局正司级副局长路政闽表示,这些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酒类产业健康发展。打击假冒伪劣酒品不仅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行业组织服务会员的责任与义务。

  “食品安全是美好生活的标志,高质量的酒类产品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一个方面。”对于提升酒类产品品质,路政闽表示,协会应积极适应新常态,把商品行动计划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倡导践行品质第一的核心理念,引领产业行稳致远,切实保障和提升酒品质量,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马纯良对线上线下的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代表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防风险。建议协会与企业进一步树立风险的防控意识,切实用好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加强风险识别、研判和防控,要化解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保安全。酒类产品安全第一,企业必须要依法合规按标准组织生产,要加强原料、过程控制,加强产品检验检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条件的企业要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三是高质量。“我国的酒类产品质量提高很快,但与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酒类产品或多或少存在产品品类创新不够、同质化严重、品质不高、包装不精美等问题。建议协会组织企业研究推动酒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开展酒类产品的质量提升行动,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产品的提升。从原料种植、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创新、产品提档升级、产品包装等方面,促进酒类产品的品质提升,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糖酒会公众号

 
打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糖酒在线)”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