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前言:
糖尿病科普的意义
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在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但知晓率低。大众对于糖尿病也还有很多误区,缺乏具有权威性和易于大众理解的糖尿病科普知识。通过此次糖尿病科普将支持健康中国行动的两个专项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以及糖尿病防治行动。
糖尿病科普的目标
普及糖尿病科普知识,提高大众健康素养。提示健康人群提高糖尿病防治意识,倡导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引导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加强糖尿病综合管理,预防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科普核心信息
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估计为1.298亿。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2002年为4.2%,2012年为9.7%,2017年为11.2%(WHO标准),且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35.2%。这意味着我国有近一半成人血糖异常。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都较低。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主要有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但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常见。2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所有糖尿病例的90%。
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疾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一)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要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
(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着1/3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四)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五)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做好个人健康管理,预防糖尿病
健康行动,人人有责。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中国为期30年的大庆研究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并带来长期健康获益。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
1.健康人群应了解糖尿病知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4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合理膳食(多食用全麦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实现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减少红肉摄入,减少添加糖的摄入)、规律运动(建议每周进行三到五天的体育运动,每次时间30-45 分钟)、控制体重(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或以下同时避免腹型肥胖)、减盐并控烟。
2.糖尿病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定期检测血糖水平。
1)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
(3)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上述各项中,糖尿病前期人群及中心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其中IGT人群每年约有6%~10%的个体进展为2型糖尿病。
2)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在儿童和青少年(≤18岁)中,超重(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或肥胖(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95百分位)且合并下列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2)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出生体重小于胎龄者);
(3)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GDM。
糖尿病高危人群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即饮食控制和科学运动来降低发病风险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建议儿童和青少年高危人群每年定期检测血糖水平;40岁以上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如发生血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接受糖尿病相关教育,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做好综合性自我管理。
1)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习和综合运用糖尿病管理的五架马车,包括: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
2)糖尿病患者应知道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检查。
3)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的优势是简单方便;GLP-1受体激动剂的优势是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胰岛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降糖激素,胰岛素治疗是通过注射给人体外源性地补充胰岛素,对于控制血糖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4)糖尿病患者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膳食: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5)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还有利于减轻体重,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建议2糖尿病患者选择有氧运动与间歇力量性训练相结合。运动强度应量身定制。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和跌倒摔伤。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