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12日下午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划定的本地重要生态空间要心中有数,优先保护、严格保护。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
点评: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为产业发展和经济腾飞增添了绿色动力,沿岸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茁壮成长。这幅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充分证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全面推动”,再到此次“进一步推动”,母亲河保护发展的顶层设计愈发明朗,战略布局愈加清晰。未来,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
2 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
习近平指出,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点评: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智慧
“朋友圈”从亚欧大陆扩大到非洲和拉美,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中国各地的特色商品不断走向世界,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古代丝绸之路于现代复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贸易往来规模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为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促进了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如今,共商共建共享已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和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更加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注入更多活力,一个更加繁荣的世界也将为中国提供更优环境。中国将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内外联动提供中国方案,为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3 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在10月12日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今年节日消费主要呈现4个特点:一是消费活动丰富多彩,二是商品消费亮点突出,三是服务消费持续恢复,四是城市商圈活力迸发。
今年国庆假期出行旅游、餐饮文娱等消费市场迎来“小高峰”,多项数据创5年来新高,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8.6%。
点评:消费“主引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
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双节”更是为此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中秋、国庆假期消费市场的繁荣活跃,得益于强大的国家能力和政策保障,充分彰显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折射出我国经济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是经济复苏向好的鲜明体现。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瞄准消费新需求、新动向,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激活消费“一池春水”,有效推动了消费稳定持续恢复。未来,随着政策效应不断累积,市场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拉动作用将持续显现,我国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长期向好。
4 五部门发出倡议书
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
10月16日是第四十三个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同步开启。当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五部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
倡议书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中国饭碗更牢固;强化多元食物供给,让中国饭碗更丰盛;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更丰盈;培育绿色营养观念,让中国饭碗更健康;传承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让中国饭碗更文明。
倡议书提出,节用裕民,节俭兴国。让我们同心协力、身行力践,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共同守护“大国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还要端得更好更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如今,“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丰富”成为人们新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要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树立大食物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完善食物供给体系;做强产业,坚持将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减少损耗,加强全链条管控,大力倡导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社会风尚,以此提高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更好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端得更好更健康,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推进山区林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10月1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在介绍近日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时表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实践。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改就此在全国推开。经过各地各部门的接续努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了进一步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需要持续深化。”唐芳林指出,广大林农还有更多更高的期盼,“林改四问”还要接续作答,深化改革很有必要,这也是中央出台《方案》的重要原因。
点评:让森林资源成为“粮库”“碳库”“钱库”
改出了满目青山、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事实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合了时代发展,顺应了林农期盼,奠定了山区林区共同富裕的基础。但成效只是阶段性的,改革还需要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展现新作为,既要践行大食物观,还需承担美丽中国建设、推动山区林区共同富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重任。作为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出台的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第一个文件,《方案》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明确了新目标,提出了新举措,打开了集体林改的新局面。中央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推进集体林改;各地细化落实改革任务,推动完善配套政策,在各级协同努力下,我国林业将持续高质量发展,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6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从环比看,三季度GDP增长1.3%。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总体持续恢复向好。尤其是三季度,多个领域、多项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四季度,前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将继续显现,“我们对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是非常有信心的。”针对经济领域出现的积极变化,盛来运提出,有些积极变化的可持续性还需继续观察,经济稳定回升基础还需继续巩固。下一阶段,还要狠抓政策落实,进一步夯实经济回升基础。
点评:积极变化彰显经济韧性和活力
增长持续恢复向好、物价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些积极变化,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也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活力,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正在持续恢复向好。未来,随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的叠加发力,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我国经济必将持续回升向好。接下来,要更加注重抓好政策落实,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7 中消协发布三季度消费维权热点
预制菜、扫码安全、冷饮“去冰”等问题较为突出
10月1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共同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三季度,暑期消费市场繁荣,更多元、更个性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在此期间,一些领域消费体验不佳、感受不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也受到舆论关注。梳理发现,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消费者呼吁商家保障“扫码”数据安全、消费者认为现制饮品难选“去冰”不合理等案例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
点评:改善消费环境,让“买买买”更放心更舒心
无论是对预制菜商品在安全健康方面存在不信任感、担心扫码点餐泄露电话号,还是质疑现制饮品商家不提供去冰选项,都是因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说明我国消费环境仍存在“短板”和“堵点”。
促进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是基础。消费者的疑虑和质疑值得各方重视,经营者负有主体责任,要在商品和服务品质上出实招,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以过硬的商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积累好口碑;相关部门负有主要责任,要在市场监督和管理上出实招,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及时处理回应消费者投诉;消费者更是人人有责,要在维权意识和权利行使上出实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改善消费环境贡献力量。
当前,我国消费者消费需求旺盛且理性,只要不断改善消费环境,让人们在消费中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购物车中的美好期待”一定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8 民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计划到2025年底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形成一定规模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10月20日联合发布《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服务网络形成一定规模。到2026年底,全国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多元供给格局基本形成。
据了解,《方案》对扩大和优化服务供给进行部署,要求各地综合考虑辖区内老年人口规模、助餐服务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完善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配置,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支持餐饮企业提供老年餐食配送服务,采取倾斜性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扩大服务供给,引导公益慈善力量积极参与。
点评:托起更多长者的幸福“食”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结构变化,“吃饭自由”成了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留守、空巢老人最迫切的愿望之一。“吃得饱”“吃得好”不仅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更是各地发展民生工程中的必答题。《方案》的出台,让老年助餐服务发展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将有效促进老年助餐服务进一步优化、持续良性发展。
有了顶层规划设计,还需基层落地开花。《方案》的出台对基层的已有实践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认可,而对后续各地推广助老送餐,探索更多元的助餐模式,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各地不妨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养老资源统筹整合、高效利用,在民生“食”事上多做加法,让老年助餐“长久飘香”,托起更多长者的幸福“食”光。
9 《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4日发布《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理念、原则立场、政策主张和履约成效,分享中国远洋渔业管理经验,促进远洋渔业国际合作与交流。
白皮书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海洋及海洋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助力全球海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点评:高水平建设“深蓝粮仓”
作为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洋渔业既关系到数以万计从业人员的生计,也连接着千家万户的餐桌,对保障粮食安全、丰富食物供给、提供高质量营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远洋渔业发展,出台首个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家标准,将“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稳步推进远洋渔业建设。与此同时,我国也在审视发展中的不足,正确认识在渔业资源探测能力、科技贡献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发布《“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推动产业补齐短板、有序发展。未来,随着海洋装备的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我国远洋渔业定将持续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海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10 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10月23日,国新办就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夏粮早稻丰收到手,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农业再获丰收、农民稳步增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若供给不足,市场一定会很快反映出来,对于‘我国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这一点,老百姓在一日三餐中就能体会得到。”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明确表示,我国粮食稳定安全供给有充分保障,截至10月22日,全国秋粮已收81.3%,秋粮大头已丰收到手,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实现无虞。
点评:我国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成绩来之不易。一季季沉甸甸的收获,得益于耕地质量有效提升、新技术落地见效、好政策进村下田、防灾减灾工作做细做实,实打实地稳住了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